什么是BVD?

发布时间:2015-06-11 13:26:00    浏览次数:

什么是BVD

北京向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(CRI中国) 耿晓晖 田秀春

BVD是牛病毒性腹泻,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(BVDV)引起的传染病。该病毒传播广泛,大多数牛群可被感染。BVD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牛病之一,导致生产性能严重下降,流产、不孕或胚胎死亡等,增加过早淘汰。如牛群中有一头带毒牛,上述情况便会发生。

BVD临床症状是什么?

感染BVD的公牛或母牛有时并无典型的发病特征。通常潜伏期为3-5天,若感染强毒株,将会出现出血性腹泻、高热(40.5-41.7℃)、采食量下降、口腔糜烂、肺炎等严重症状。部分被感染动物在1-2周时间内死亡,有些则可自愈,也有动物在明显临床症状出现前发生猝死。因为BVD是由病毒引起的,所以抗生素无治疗效果。

感染BVD的犊牛通常表现为肺炎(牛呼吸道疾病)或不明热。有时也会腹泻,但较少见。也可能表现精神状态差、羸弱,除生长缓慢外并无其他患病迹象。BVD病毒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性,可致使犊牛感染其他病毒和细菌,引起疾病。感染BVD的牛群中出生的犊牛的断奶体重要低于健康犊牛。

不同怀孕期的母牛临床症状不同。配种前或使用被污染的精液进行配种:怀孕率降低。怀孕0-45天:流产、胎儿木乃伊化或产PI(持续感染牛)牛。怀孕125天及以后:胎儿先天性畸形,例如小眼、失明、脑损伤;流产。

 

BVDV如何传播?

直接接触传播(横向传播):患病动物可通过唾液、泪液、鼻涕、精液、尿液及粪便不断向外界排毒,相邻栏动物间的相互碰触即可造成传播。

间接传播:已感染BVD的动物被转移后,其他动物接触其遗留的体液后患病。例如,PI牛被转移后,若未进行彻底消毒,则在长达4天时间内,牛舍内的其他牛仍存在被感染的风险。

BVD感染怀孕母牛,造成胎儿被感染(纵向传播)。

  

什么是BVD持续感染牛(PI牛)?

动物感染BVDV后,不论是否会出现上述临床症状,动物本身通常都会发生机体反应以清除病毒,最终获得免疫,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周的时间,这是“短期”感染。然而,45-180天的胎儿通过母牛被BVD感染后,可能成为持续感染(PI)牛。因为此时胎牛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,机体产生耐受性,将病毒作为自身的一部分,不发生免疫反应将其清除。出生后的PI牛如同一个“病毒工厂”生产大量病毒,终生散播(通过体液传播,尤其是鼻腔分泌物),而被喻为“行走的定时炸弹。PI牛是BVD在群内和群间传播的主要途径。

PI牛经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,感染其它疾病的风险较高,如肺炎和寄生虫病。如果牧场购进PI牛,将会造成BVD在整个牧场的传播。PI牛是无法治愈的,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隔离。PI牛的寿命很短,大多数在7-14月龄死于BVD病症或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;有些则无明显患病迹象,可以存活下来甚至繁育后代,PI牛生出的犊牛也是PI牛,这对牛群整体的繁育能力的破坏是灾难性的。

若BVD病毒在PI牛体内发生变异,将会造成PI牛严重的粘膜病,症状包括:口腔和胃肠粘膜溃疡、眼鼻分泌物增加、体重减少、腹泻,最终导致死亡。粘膜病常常是致命的,仅发生在PI牛中,一般为6-24月龄。

  

牛群中存在PI牛有哪些潜在迹象?

空怀牛数量增加;产犊周期延迟或受干扰;流产;产死犊或虚弱牛犊;畸形胎;患病牛比例增加,如腹泻、肺炎和跛行;僵牛或弱犊;断奶后出现犊牛死亡

BVDV如何进入牧场?

最常见的方式有:在拍卖市场购买新牛,购买回的新牛未进行隔离,全群疫苗接种程序不完善,新购进牛入场前的检测失败,精液感染。

若牛群感染BVDV,应如何对付?

完善的疫苗接种程序可使疫情最小化抑制BVD病毒感染更多的牛。请牢记:怀孕125天内的母牛感染病毒会导致产出PI牛。PI牛如留在牛群中,将会作为持续传染源导致牛群持续发病,无法根除。因此,一旦发现BVD,未来12个月内出生的犊牛都应进行PI牛检测。如果有带毒牛被检出,应立即进行隔离。此后,最好对所有新出生的犊牛都进行PI牛检测。

如何保护牛群免受BVDV感染?

接种疫苗是防御BVD的一种工具,而不是治愈方法。保持牛群封闭。因为一般BVD疫情的爆发都与购进新牛有关。若牛群不是封闭的,新牛进入牛群(购进或自己的育成牛)时“最佳管理”措施包括:运输前提前2周接种BVD疫苗。在移群前,对所有牛群进行BVD检测。将所有新牛(购买的或自己的育成牛)远离牛群隔离2-3周以观察是否有发病迹象。

如何诊断BVD

有PCR,血液,病毒分离等多种方法。

BVD会不会传染给人?

不会,BVD不是人畜共患病。